醉生梦死,一口醉,两口死,可对于这天下里的生灵来说,有的时候死了,也许是活过来。
听人劝,吃饱饭,圣上拿起酒壶,喝了一口,在旁人看来,他只是神色有些恍惚。
恍惚过后,他的表情复杂了起来,就连看向江掌门的眼神,也古怪了起来。
就在那恍惚之间,他度过了自己未曾遇见江掌门的一生。
在那个时间线里...华山根本没有钱借给朝廷,他纵使有天纵之才,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江湖借不到钱,庙堂筹不到款,那就只好再苦一苦百姓。
就当朕找百姓借的,待大胜之后,一定不会亏待百姓!
纵容手下的横征暴敛,对于帝王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若想要从百姓那里弄来一百两银子,百姓恐怕要出的不止二百两,这经手的上上下下都要油水,做官哪有不贪的?
朕的钱,就这么被贪墨了!
有了军饷,再上战场,他横扫四方,斩获无数。
这一次,没有仙人逼他还钱,更没有人能让他拿长安城抵债,至于欠百姓的...他什么时候欠百姓钱了?
他贵为天子,身为九州万方的父母,为了保护子女,让子女出点力,尽点孝心,何错之有?
免赋税是不可能免赋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免赋税。
皇宫要修,养生殿要建,妃子要选...
每天一睁开眼,朝廷的开支仿佛就在他眼前,挥之不去,不胜其烦。
一日不过三餐,他一个人和寻常人也没有区别,不过都是衣食住行,又能花得了几个钱?
偏偏有些大臣不长眼,这也不行,那也不让,口口声声江山社稷,朕就奇了怪了,这是朕的江山社稷,朕竟然说了不算,你个家仆反倒做起了主?
天底下哪有这么荒诞的道理?
那不长眼的大臣,该罢就罢,该杀就杀。
满朝文武,各个都是英才,说话好听,办事得力,从不让自己多操半点心,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至于百姓...朕肯定是忧心百姓的,没瞧见史官各个都夸朕英明神武,治国有方?
那史书黑纸白字写的清清楚楚,还能有假?
一个成熟、合格的子女,应该学会不让父母忧心。
若事事都要朕来看护、帮扶,那这天下父母,换百姓来做好了。
若子女太让父母操心,那自然是子女的不是,父母就更应该严加管教。
好在,朕是明君,不是什么暴君、昏君,纵使百姓愚昧,纵使子女不孝,朕这个做父母的,也不能全杀了,那岂不是不教而诛?
刁民,要打,愚民,要夸,反贼,要杀,奸臣...朕的朝堂上,没有奸臣。
五湖四海献上祥瑞,各地风调雨顺,丰收不断...至于为什么府库的钱粮越来越少...
那不正说明,朕爱民,百姓丰收,朝廷收的少,赈灾力度又大,这一进一出,一减一增,府库的钱粮当然是越来越少。
这是吉兆,这是好事,这是圣明之相!
既然朕如此圣明,明年的赋税,还是再加点吧。
听说太子未过门的妻子是个美人?让朕来看一眼,朕就只看一眼。
他怕什么,朕还能抢了他的媳妇不成?
美是真的美,可惜,红颜薄命,一游方道人算出她命里有一劫,要出了这红尘才能保住这条命,这道人说话好听,赏。
朕心善,替她修了座道观,太子不必谢恩。
太子,来,这是宫里新晋的贵妃...
......
(起床,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