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我有多勇敢(1 / 2)

第701章 我有多勇敢

立陶宛在建队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国家破产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个人出资参加这次奥运会。

正因为如此,立陶宛队上下有着非常强烈的求胜心,立陶宛除了篮球,没有什麽拿得出手的项目,篮球队承载着这个新独立国家的体育梦想。

尤其是萨博尼斯,他在立陶宛的地位就像甘国阳在中国的地位一样。

1990年他最后一次代表苏联参加了世锦赛,被立陶宛人广泛批评。

现在他终于可以代表立陶宛,他自然非常积极,想要为国家争得荣誉。

开局立陶宛0:5落后,紧接着,甘国阳又在篮下大帽乔米奇乌斯的抛投。

甘国阳控制住球,长传到前场,给到孙军,孙军反击中双手一个上篮命中,再拿2分。

中国队开局打了立陶宛一个7:0,令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包括中国队主教练蒋兴权,他双手抱胸站在场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不管赢还是输,领先还是落后,蒋指导永远一脸严肃,让人猜不到他心里在想什麽。

「速度真快,差距真的大,像大学生带着中学生在打…不对,说带着小学生都不过分。」

之前球队训练时,蒋兴权就清楚,中国球员和甘国阳之间的差距很大。

到了一些内部赛,会感觉差距更大,各方面都不是一个层次的。

等到了正式的奥运比赛,仅仅打几个回合,蒋兴权就知道,之前训练和内部赛,甘国阳还是收着打了。

甘国阳的速度丶强度丶力量,还有攻防中的细节处理,不是场上任何一个球员能比的,包括对面立陶宛的中锋萨博尼斯。

在中国球员和教练眼里,过去苏联的萨博尼斯已经是巨灵神一般的人物,可攻防两端直面阿甘,萨博尼斯一下就矮弱了几分。

不过立陶宛绝不是几个回合就能击垮的,他们的整体底蕴非常深厚。

场上五名首发,四个人是1988年奥运冠军苏联的首发,并且这四个人的得分排名前四。

四年时间过去,他们几个人更加成熟,都处在自己的篮球生涯巅峰,所以立陶宛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开局不利落后的情况下,立陶宛没有叫暂停,球员们自己在场上快速调整状态。

阵地进攻中,他们通过巧妙熟练的外线配合,在侧翼找到了空档,外线射手库尔蒂奈蒂斯三分出手命中!

库尔蒂奈蒂斯是曾经苏联国家队外线头号射手,三分出手又快又准,只要抓到一点机会,就能迅速出手投篮命中。

在防守端,立陶宛也做了改变,萨博尼斯指挥队友改变了联防的态势,转为人盯人,进行半场的一对一防御。

简单点说,就是开始给中国队外线上对抗了。

对抗是中国球员的缺点,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有了一定提高。

但是在面对强壮的立陶宛球员时,还是有些磕磕绊绊。

体育竞技,对抗强度是根本,不能承受一定的强度,你的技术丶战术都是空的。

立陶宛竭力用盯人丶压迫防守切断中国队外线和甘国阳之间的联系。

孙凤武在中场被迫出球,孙军过来接球,结果被立陶宛队断球。

他们成功反击,上篮拿下2分,比分迅速被迫近为7:5,中国队只领先两分。

面对立陶宛的高强度盯人防守,甘国阳并没有主动上前给队友作掩护丶解围。

他依旧游走在三秒区附近,这次他走得更靠外一些,在双人包夹围上来之前,跳起接住了孙凤武的传球。

中路,孙军切入,甘国阳一个顺畅的传球给到孙军,但孙军的上篮被补防过去的萨博尼斯给盖掉了。

「要麽快,要麽对抗!又慢又躲是没用的!」

甘国阳大声呵斥孙军,孙军这球稍微慢了一点。

在面对萨博尼斯的防守时想往边儿躲,结果越躲越容易吃帽。

立陶宛迅速反击,萨博尼斯一个低手长传到前场,立陶宛后卫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接球反击上篮得手。

7:7,双方打平。

中国队顶不住立陶宛的快速反击,在防守上,中国球员不仅对抗不太够,更不够的是他们的纪律性。

这是现在中国队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他们在防守执行力上,细节的打磨上有很多课程要补。

这和中国长久以来的篮球教育丶发展方针有关。

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球员身高丶体重不如欧美球员,所以中国队长时间坚持小快灵的进攻型路线。

即便有段时间中国有穆铁柱这样的高大中锋,但中国篮球的整体调性是轻量化的,速度丶灵巧为先,很少去打厚重丶有强度的比赛。

毕竟那个年代,你厚重丶高强度,是搞不过欧洲球队的,中国不得不另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当时球员特点的道路。

在没有甘国阳的情况下,中国队在国际赛场,打得相当奔放,善于反击,速度快,球员出手丶进攻都很果决,阵地战办法不是很多,同时防守端缺少层次,基本靠个人能力硬拼硬抢,靠拼劲和作风维持防线。

在打亚洲球队时,凭藉个人能力和身材上的优势,能轻松压住对手。

并且经常靠全场紧逼加防守反击,短时间内进攻冲击波冲垮敌方。

可面对速度丶力量都更强,战术素养也很高的欧洲球队,就是全面下风了。

毕竟现在不是50丶60年代,欧洲篮球已经有了重大发展。

你走「小快灵」,想打人家的「大慢笨」,结果90年代欧洲已经不是「大慢笨」了,而是「大快灵」。

像立陶宛这几个外线,都有在NBA生存的水平,身材高大丶强壮,同时速度很快。

中国传统的小个子球员面对他们时没有任何优势,只有劣势。

别说全场紧逼了,你外线两个人包夹,对手都能不惧。

全场紧逼+快速反击,对欧洲球队根本没用,人家不怕。

从1988奥运会后,中国篮协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钱澄海才主动退位,引入蒋兴权这样强硬的年轻教练,重新改组整个中国国家队。

从挑选的新年轻球员就能看出,中国队也在走大型化路线,年轻的孙军丶胡卫东丶巩晓彬等人,都是身高2米左右,技术全面,身段灵活的锋卫球员。

中国队要跟上世界潮流,就必须放弃小快灵,走大快灵。

只不过,1992年这些球员还太年轻,缺少经验,技术丶身体和世界主流差距还比较大。

然而,这届中国队有个最大的BUG,就是一个处在巅峰期,并且刚刚实现了自我突破,达到新境界的甘国阳。

萨博尼斯知道,新境界的甘国阳有多厉害,他可以一个人包办攻防,他是篮球界的马拉度纳,和其他人不在一个次元。

但打平的情况下,甘国阳并没有站出来接管比赛,而是继续在三秒区执行自己中锋的任务。

外线孙凤武扛住了立陶宛的紧逼防守,传球给到了张勇军,甘国阳过来给张勇军做了掩护。

立陶宛的防守注意力就被甘国阳吸引去了,张勇军外线强突后急停跳投出手,命中!

中国这批球员,基本功还是非常扎实的,三从一大可能有不科学的地方,可但凡能坚持下来,篮球水平肯定有很大提升。

别的不提,在大运动量丶高对抗的情况下,中国这批球员在罚球线上相当稳当,外线大多能达到80%以上的命中率。

像孙军更是能达到90%的命中率,这不光是天赋问题,更是后天极为刻苦训练的结果。

可以说,正是1992年的这批基础扎实的年轻人,为中国未来10-15年的篮球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甘国阳从来没有小看自己的队友,想着自己大包大揽,带队冲关。

一个月的训练丶相处,他了解每个队友的技术特点,比赛风格,还有性格脾气。

张勇军丶孙凤武这两名后场是队内的老将,张勇军绰号「歪把子机枪」,投篮出手时人有点歪,但命中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