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汉宫!
圣诞节宴会正在举行。
西方人过圣诞,就好比中国人过年,这都是相当重要的节日。
在这样的日子里,就连英国女王都会亲自出面,同贵族们一起召开宴会。
宴会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端着一个红酒杯,与几名贵妇闲谈。
几人不时捂嘴娇笑,仪态十足。
只是可惜,她们的年龄都已经不小了,不如宴会上的那些年轻女孩更吸引男人的目光。
就在这时候,宴会大厅外走进来一名仆从。
布朗目光在宴会大厅内环顾一圈,很快就看到了女王维多利亚。
他快步走到女王身边,俯身道。
「女王陛下,出大事了!」
维多利亚女王闻言,脸上的表情先是一滞,然后就询问道。
「是吗?」
「究竟怎麽回事?」
布朗深吸一口气,神情严肃凝重的说道。
「回女王陛下的话,日本天皇孝明在前来参加宴会的路上,遇到了袭击。」
「如今,已经身亡……」
维多利亚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由得一滞。
神情顿时阴沉了下来。
「到底是怎麽回事?」
「谁干的?」
布朗闻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具体是谁干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我猜测,可能是唐国那边派人下的手……」
维多利亚脸上的表情不由得一僵,饱满的胸脯剧烈的起伏。
「好!好!好!」
「这些唐国人,可真是该死啊!」
「竟敢派人来大英,刺杀我大英要保护的人!」
眼见女王面露怒容,整个宴会大厅的气氛都不由得一沉。
大家下意识保持了沉默。
一道道目光汇聚向了宴会大厅中央的女王。
维多利亚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个笑容道。
「大家都看我干什麽?接着奏乐,接着舞!」
维多利亚此言一出,宴会顿时重新恢复热闹。
见宴会恢复,维多利亚转头低声对布朗说道。
「你去帮我将首相阁下请来……」
布朗闻言,躬身告退离去。
维多利亚女王则是继续面带笑容的与几名贵妇交谈。
……
大唐在英国本土刺杀了日本天皇孝明。
很快,英国的反击便来了。
开泰十二年年初,莫卧儿汗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于达卡街头遇刺。
虽未身亡,但也是身中三枪,可谓是身受重伤。
大唐的医生抢救了好几个小时,才将巴哈杜尔沙二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即便如此,大唐和英国在外交上也是变得剑拔弩张。
双方在印度,在澳大利亚,在北美,频频针锋相对,几乎要再度开战。
而就在这大唐和英国针锋相对的时候,欧洲局势也是正在迅速变化。
首先就是,变化最大的就是德意志联邦。
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联邦中的带头大哥,1864年才刚并肩子上,和丹麦开战,拿下普丹战争的胜利。
可等到两年后的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便因为什勒斯维希-荷尔斯泰的利益而翻脸。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奥地利联合巴伐利亚丶汉诺瓦丶萨克森等德意志联邦国,以捍卫德意志为藉口,向普鲁士开战。
面对敌人的联军,普鲁士不可避免的陷入被动之中。
但很快,随着俾斯麦在外交场上纵横捭阖,普鲁士利用同义大利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国的结盟,将部分奥军吸引到南部战场。
北部的普鲁士军队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而后普军接连在萨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败奥军。
战争仅仅只持续了七个星期,奥地利便宣告战败。
战败的奥地利被迫解散散德意志邦联。
普鲁士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搅乱了欧洲大陆上的均势。
次年,也就是大唐和英国在全球范围内针锋相对的同一时间。
普鲁士牵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并通过联邦宪法,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准备了条件。
但是,也正是由于普鲁士的强势崛起,引起了法国方面的警惕。
在大唐和英国针锋相对的同时,普鲁士和法国也是开始在外交层面上进行争锋。
……
时间迅速流逝,开泰十二年年末,李奕在京城召开大朝会。
并于大朝会上宣布,自明年起,大唐将试推行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规定,自法律颁布的那一天起,适龄儿童都必须得进入学校,接受为期六年的义务教育。
如果学生在该接受教育的年纪辍学,那麽监护人要接受处罚。
而大唐朝廷,将会拨款负责负责学生的学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只需要自行承担学杂费和书本费就可以。
此举,极大的降低了大唐境内的受教育门槛。
还有就是,李奕之所以推广义务教育,除去想要为大唐的工业发展培养人才,让大唐继续领跑世界之外。
还有要在年轻人的成长阶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为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塑造学生们的忠君爱国之心。
而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大唐的统治稳固。
当然,目前义务教育法只是试推行。
顾名思义,义务教育法不可能直接全国推行。
李奕准备要先在南北二京,以及各省的省府城市等重要城市试行。
在试行中,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在确保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再推行全国也不迟。
当李奕的这项决策在报纸上公开,天下百姓无不称赞皇帝的善政。
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自发的给李奕修生祠,做长生牌。
对中国人来说,读书从来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能够让朝廷拨款,给天下百姓一个读书机会的皇帝,即便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
开泰十二年的腊月三十晚上,京城再次飘起了雪花。
等到第二天天亮,李载早早起身,收拾停当,准备前去向自己的父皇和母后拜年。
走出自己的寝殿,李载迈步向着九州清晏而去。
路上,随处可见宫女内侍们正在清扫积雪。
来到九州清晏外,他被拦了下来。
王忠笑呵呵的说道。
「太子殿下请随奴婢先到偏殿等候,陛下和皇后娘娘正在收拾洗漱。」
李载闻言,轻轻点头,并没有多说什麽。
王忠跟在李奕身边多年,是李奕最信任的太监,即便李载贵为太子,也不会随意得罪他。
很快,李载才刚坐下喝了杯茶,便得到了皇帝的接见。
他被带到了九州清晏的正殿。
李载迈步来到李奕面前,然后下拜道。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李奕轻轻颔首,然后说道。
「免礼,起来吧!」
「今日要举行正旦大朝会,载儿便跟在为父身边吧!」
「你今年已经16,也是时候参与一下政事了!」
李载闻言,一颗心不由得噗通噗通跳了起来。
心中满是振奋和激动。
身为太子,他又怎麽可能对政务不感兴趣呢?
只是可惜,父皇不放话,谁也不敢让他这个太子冒然去接触朝政和朝臣。
李奕依旧是笑呵呵的,对于儿子的反应,他并不觉得不妥。
李奕是西历1830年生人,今年已经是1868年,他已经快奔四了。
虽然依旧能称得上一句年富力强,正是一个男人智慧,经验,最巅峰的年纪。
但身体却是已经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
即便他保养得当,甚至有一整个御医团队专门为他服务,可李奕也是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正在逐步下降。
虽然,距离驾崩肯定还早的很。
但他却也是准备要提前培养自己的儿子接班。
以免李载将来突然接班之后,根本来不及熟悉政务和管理,被底下人玩儿的团团转。
至于说李奕怕不怕李载接手政务后,自己的权威被挑战?
这麽说吧,李奕可是开国皇帝,他还真不怕这个。
很快,就到了召开大朝会的时间。
李奕带着李载,以及罗彩玉,一起坐上御驾,往紫禁城的方向行去。
虽然李奕平日里习惯住在圆明园,但召开大朝会什麽的,还是要去紫禁城的。
很快,李奕便抵达了紫禁城,然后召开了朝会。
在朝会结束后,李奕又单独召见了李载,开口说道。
「还是那句话,载儿今年已经16,也是时候接触一下政务。」
「接下来,朕给你三个选择!」
「第一,跟在朕身边观政,朕处理政务时,你就在旁边看着,朕会手把手教授你该怎麽做。」
「第二,隐藏身份,去基层做官,熟悉大唐基层的运转,然后逐步升迁,了解大唐朝政的运转体系。」
当然了,说是逐步升迁,可肯定和普通人做官不一样,李载的升迁估计会比坐火箭还快。
李奕只是想让他去基层涨涨见识,磨砺磨砺自己,积攒一下经验,而不是真让他去做基层官员。
「第三,隐姓埋名,进入军校学习,然后进入军队服役,去吃一吃当兵的苦,了解一下父辈们当初是怎麽打的天下。」
这点,则是李奕想让李载提前去接触军队,也好将来能够掌握军权。
对一个皇帝来说,军权,财权,人事权,就是最核心的东西,永远不能忽视。
这三个权力在握,你就是皇帝,实权皇帝。
如果这三个权力丢失,那皇帝距离被推翻也就不远了。
说罢这些,见李载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载儿好好考虑考虑吧!」
「三天之内,给朕一个答覆即可。」
李载闻言,深吸一口气,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回父皇的话,儿臣选第三个!」
「儿臣想进军校学习,然后去军队中涨涨见识!」
李奕闻言,当即点头答应下来,但却是面色严肃的说道。
「嗯,可以!」
「不过提前说好,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但进入军校之后,就不能后悔了,你进入军校之后,那就是一个兵,吃喝拉撒以及训练学习都和其他人享受一样待遇,不会有任何优待。」
「受苦,受累,自己咬牙顶着,你要是进了军校再后悔,那就是逃兵。」
「朕即便换太子,也不会让一个逃兵坐上皇位!」
「明白?」
李载闻言,先是心猛地一提,但很快便用力点头。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
「儿臣,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载知道,虽然父皇说的是自己现在还能反悔。
可自己要是真的反悔,那就是真的蠢了。
自己要是连这点决心都没有,估计父皇会对自己很失望,到时候,太子之位说不准真的会丢。
李奕见此,脸上再度浮现出了笑容,笑呵呵的说道。
「很好,好好干吧!」
「朕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好样的!」
说罢这些,李奕继续说道。
「接下来,朕会安排你前往京城的大唐陆军军官学院进行深造。」
「军官学院预计将在今年秋天开学,你提前做一下相应的准备吧!」
李载闻言,深呼吸一口,表示明白,然后转身告退。
看着李载有些雀跃的背影,李奕也是忍不住满脸笑容。
待儿子成材,能够接掌皇位,那到时候,他也就可以退休了……
李奕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准备返回圆明园。
但他才刚返回圆明园,便接到了一则奏报。
大唐连通西域的铁路,如今已修到了喀什,大唐规划许久的丝绸之路终于可以重开。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大唐一边在国内推行义务教育,一边和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斗法。
除此之外,就是向美洲,澳大利亚等地方移民,开扩海外殖民地。
大唐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欣欣向荣的发展着。
可世界格局,却是并不安宁。
首先就是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矛盾,越发不能调和,双方为了争夺欧陆的霸权,在英国的搅合下,火药味越发浓厚。
1868年九月,西班牙爆发政变,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统治被推翻,王位虚悬。
西班牙议会急于挑选一个新的国王登基,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远亲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有望成为候选人之一。
但这对法国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
法国不能容忍自己的两个邻国走的太近,因为这有可能导致法国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
而这件事,也将成为引爆普法战争的导火索。
……
PS:四百月票的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