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文曲下凡,殿试无敌(求双倍月票)(2 / 2)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8096 字 7天前

「好在,文武曲出世,对付黑山老妖的把握就更大了。」

玄天升龙道祖师张邋遢是真武命格,乃是紫微座下北极四圣之首,故而能隐约克制上一代黑山老妖。

雄禅和徐青也是紫微斗数中的两大得力干将,两个加起来,勉强能够得上真武命格,何况这一代黑山老妖被打落造物主境界,也是削弱了的。

这是星相学中,对雄禅有利的一面,他当然发自内心认可。

会试定榜到发榜很快。

在期间,京师已经围绕文曲星动的事,谈论许久。

而徐青是深居不出,根本没有回应。

等到报喜的人来到冯府。

徐解元,哦不对,新出的文曲星下凡,会元郎徐公明,正在东床高卧。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还好老丈人不在,不然肯定觉得女婿在讽刺自己的宅院是草堂。

徐青悠悠醒转,接了喜报,命严山散下喜钱。

另一边,徐青之前在文渊阁有过缘法的小太监居然也过来替皇帝问话。他是个有机缘的,上次徐青离开之后,竟然入了皇宫内太监老祖的法眼,给他取了个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他现在叫张鲲。

如今进了万寿宫伺候老皇帝。

张鲲传了老皇帝的口谕,问他对自己会试文章有什麽自我评价。

徐青闻言,取来纸笔回复。

西苑,万寿宫大殿。

众内廷臣工和太监聆听圣训。

「看看吧,这才是真正的良臣。」

众大臣接过徐青向皇帝的回覆之语。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传阅众人之后,有大臣暗自腹诽,「你徐青也好意思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因为徐青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文章再好,也对百姓民生无济于事?

摆明了是要老皇帝给他加担子嘛。

来来来,两京十三省给你一肩挑得了。

无耻,非常之无耻。

但是这句诗,也可以这麽理解。意思是徐青觉得自己文章再好,但也对社稷民生毫无帮助,主动降低了自己的文曲星光环。

所谓淫者见淫,智者见智。

但老皇帝信啊。

而且朝天观主老老实实向老皇帝解释了文曲星和武曲星在紫微斗数的意义。只有命世天子,才会有文武曲星宿下凡辅助。

徐青和雄禅的出现,不正是来辅助他这个应了紫微命的万寿帝君?

无论是文曲,还是武曲,都是拱卫北辰的星宿之一。

老观主可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除非老皇帝觉得自己不是紫微命格。

他不是,谁是?

如果觉得玉亲王是,那岂不是玉亲王能造老皇帝反了?

因此老皇帝心中,徐青和玉亲王越不对付,他就越舒服。

他可不想当什麽太上皇。

就算让位,也是太上皇帝。

皇是名位,帝才是权力的根本。

而且徐青这句话,完全符合老皇帝的心意。

他愿意继续为天下苍生做事,也不在意自己的文章是不是通达于天,惊动上苍。

何况这些日子以来,徐青深居不出,很是让老皇帝满意。

归根结底,现在国势明显改善,老皇帝吃到了修行的福利。而国势的改善,离不开首辅和徐青。

某种意义上来说,徐青的重要程度不逊色于首辅。

只是年纪太轻,名位差了不少。

但这也是老皇帝想要的结果。

众臣揣摩老皇帝心意,说些漂亮话之馀,忽然间,有急报送来。

「西南之地,播州杨氏造反,大家怎麽看?」老皇帝脸上感觉火辣辣的,刚觉得文曲丶武曲降世,乃是盛世祥瑞,结果就出现西南大乱的边情,这不是来打他的脸?

首辅:「杨氏素来反覆不定,需要一得力人物出马,才能平复。」

「张阁老心中可有人选?」

「西南数省之地,多由土司把控,这次杨氏叛乱,背后也有岭南禾山道的挑唆。平定土司和打压禾山道,当两头并重。」

禾山道是教权,土司是地方自治权,两者结合起来,力量非常强大。

实际上禾山道早被赶出西南数省,扎根岭南,但近年来又有些死灰复燃。这次杨氏的叛乱,正是有禾山道掺合的结果。

首辅和东溟帮合作之后,对于东溟帮内部,禾山道一派自然是打压的,这也符合东溟公主丶顾道人等人的利益。

如今禾山道鼓动杨氏造反,正是对朝廷插手东溟帮内务,打压禾山道的报复。

首辅显然将天下大计,都囊括心中,侃侃而谈。

既然事情始末已经弄明白,那麽对症下药便是。

最后首辅提议道,徐青说的话很对,纸上文章对苍生无补,这次殿试的策论不如以平定杨氏叛乱为题。

谁答的最出彩,就让谁中状元,并且给其锻炼实务的机会,派遣对方去平乱的过程中,参赞军机。

众臣工翻了白眼,首辅这话乾脆说直接不走过场,点中徐青为状元得了。

这可是平叛。

哪个状元敢去。

也就徐公明胆子够大,才不怕这些。

与此同时,众臣感觉到,首辅有种加速培养徐青,移交权力的打算。他们还等着首辅下去之后,念歪老东西的经,再来一个徐公明,大家还活不活了。

往后朝堂,注定不会众正盈朝了。

何年何月,才能恢复仁宗时代的圣朝景象?

众臣中,多数人暗自哀叹。

不过首辅的主意显然很合老皇帝的心意。

于是殿试的题目便这样定下来。

除此之外,内阁商议,决定派岭南布政使周大人巡抚西南,进行平叛。周大人也正是徐青夫人的舅舅。

可以说,这次殿试注定了状元不会落在其他人手上。

一切都是为了西南平叛服务。

殿试中,诸位贡士开始答题,许多人都呜呼哀哉。

徐青看着题目,只能说舍我其谁了。

首辅和老皇帝真是将他当牛马使唤。

不过办事必然揽权,他看得出,首辅有对他移交权力的想法。播州杨氏不同于一般的土司,在播州有数百年的影响力存在,叛乱多次,却也被招抚多次。

而且杨氏对中土文化很是仰慕,还引进了中土许多农耕技术。除开地理位置,颇有点前世未入关的低配满清皇太极时期的感觉。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有许多不同的。

杨氏的叛乱,不同于莲花教。对方在播州扎根数百年,当地土民,都习惯了杨氏的统治,而且杨氏在地方兴修水利,对当地土民福泽不浅。

光是将杨氏击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可以说,这次看似是平叛,实则是对付一个完备的小型政权。

背后还有禾山道这等旁门大教撑腰,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大虞朝因为四处漏风,变法又在起步阶段,能给到的支援,也没想像得多。毕竟播州太过偏远,光是军需的损耗,都是一笔大数目。

徐青也领悟到了,为何首辅会让出吏部尚书的位置给王巩,因为王巩在户部的话,搞不好会拖后腿。

户部现在是首辅的得力干将陈复,有他做这次平叛的后勤,首辅更放心。

这老家伙做事,当真是环环相扣。

看来杨氏叛乱的事,早在对方预料之中了。

徐青对于首辅的治国能力,内心着实是越来越佩服。步步为营,既操切,也不会步子跨得太大,唯一的弱点就是手上的人,素质偏低。

但首辅这种级别结党太过,反而很难做事,因为老皇帝处于那个位置,不会任由首辅形成私党。

现在的变法派,多以投机者为主。

在这些不利条件下,做成这般模样,着实非常了得。

徐青相比起首辅,在于他起家之时,就做好基础了,而且名位偏低,没有首辅那样的顾虑。

但随着徐青的名位提升,也必然要面临这样的阻力。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所以老皇帝不会太忌惮。

徐青心里计较清晰,随即落笔。

既然是策论,文采都是次要的。徐青也是旁徵博引,从实际出发,说了平叛的诸多关键,以及相应对策。

这篇文章不讲义理,而是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由于徐青博闻强记,还弄了不少从文渊阁记下的相关数据,对于播州的地理丶风土丶人情,都从数据上直接反映出来。

在他的策论里,一个小型政权的方方面面信息,都直观反应,好似能在看到文章的人脑海里,直接形成沙盘图案,再清晰不过。

殿试的人数不多,而且策论文字一般不过几百字。

只有徐青,写下了上万字的策论。

这一次,徐青是最后一人交卷,但是字数太多,十分明显。

接下来便是走流程阅卷,出排名。

徐青在殿试结束之后离开。

他心情一阵轻松。

穿越数载,马上就要连中六元。

无论是洞房花烛,还是金榜题名,更或者求仙问道。这一辈子的精彩胜过前世不知几百倍,无论如何都值了。

他心中有一种大圆满的情绪滋生,对于宿命之劫的忧虑,如纸上云烟般消散,再无足轻重。

(本章完)

</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