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令众功臣上书或赴长安
正和众多掾吏在堂内商讨如何取西川的刘备,没想到武威太守张猛竟然真敢偷袭李傕与郭汜,还成功斩杀了李傕,将其头颅和雒阳武库遗失的高祖斩蛇剑,都送到了他这里来。
尤其是斩蛇宝剑失而复得,几乎不亚于光武得赤伏符,承受天命。
哪怕刘备看完了书信,知道郭汜带着天子与皇后率部冲出包围,成功逃遁去了张掖郡,也没有理由去责怪张猛。
只能庆幸刘协没有死于乱军之中,不至于让他远在长安背锅。
完全是武威太守自作主张,不是他刘玄德示意其行事。
就在刘备沉思之际,郭嘉立马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表,走出人群拱手作揖,肃然说道:「大王,宗庙不可不奉,天下不可无主,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望大王以汉家社稷为重,百姓为计,立正号位,大赦天下!」
「兼领三郡太守关羽丶南阳太守张飞丶京兆尹赵云丶甘陵囯相简雍丶渤海郡太守牵招丶河间国相卢植丶赵国相荀彧丶河南尹荀攸丶河东太守郭嘉丶沛国相刘和丶安平郡太守赵震丶巨鹿太守韩牧丶北海国相孔融丶陈留太守鲍信丶东莱太守张邈丶泰山太守陈珪丶鲁国相张超丶东海国相糜竺丶下邳国相太史慈丶广陵郡太守陈登丶彭城国相应邵丶琅琊国相孙策。」
说到这里郭嘉稍微停顿片刻,让自己喘口气,接着又复道:「左冯翊满宠丶右扶风毛玠丶弘农太守孙乾丶九江太守管亥丶庐江太守张辽丶颍川太守于禁丶汝南太守崔琰丶江夏太守周瑜丶南郡太守张羡丶北地太守段煨丶山阳太守张鲁。」
「除此外,还有各州郡功曹丶主簿丶督邮丶五官掾丶主记丶上计掾等三百一十八掾吏,先后上书。」
「大王谦退,一至于再,再至于三,而天命不可不承,众臣以此表联名上奏,再请求汉王继天子位,以兴汉统。」
郭嘉将奏表高举,诚恳躬身长拜道。
其馀官吏眼见高祖斩蛇剑与李贼一并送到长安,立即明白此中关键,汉王大业即成,天人亦应,因此斩蛇剑重归汉家。
于是纷纷上前高呼长拜道:「望大王,承天命,进帝位,治天下!」
众人劝进呼声响彻府邸内外。
而刘备则在想起,是不是应该修缮完高庙,再布告天下。
郭嘉见状立马接话,耐心劝道:「大王分利于天下,舍土地赐田宅,赏赐官吏与士卒,振臂一呼,顷刻之间便可奋起百万师。」
「出身微末,却能提三尺剑取天下,汉家四百年宗室子孙以来,最类高祖者,惟有大王也!」
「当年沛县与雒阳骤起大风,必为高祖神灵在天呼应,欣慰汉室得以中兴。」
「因而先有玉玺,后有斩蛇剑,应天命而复显,倘若大王迟迟未决,高祖必震怒于长陵,届时大王当如何处之?」
「望大王执掌国家,早继汉统!」
郭嘉说罢直接走向军士跟前,双手恭敬捧起斩蛇剑,向前递奉给汉王。
「奉孝啊,奉孝啊!」
刘备不由摇头而笑,不作犹豫地顺势拿起斩蛇剑,拔剑而观,久视之,最终点头同意,颔首道:「天命所致,高祖所望,备岂敢不敬承汉家乎?!」
「命有司设坛于长安东郊遥望长陵,距渭水二十里处,再令众功臣上书或赴长安——重议国事。」
「同时命天下士人丶士族丶豪族前往雒阳与长安,商讨治天下之事。」
「备必将与众功臣丶贤大夫丶百姓共治天下,再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