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三面环山,三面环水。
想从辽东进攻宁远,必须从东北方向的两条山路进军。
穿过山路后,大军会来到一片开阔地。
这里地势虽然平坦,但是无法直接攻城,需要绕到宁远城的西北方向。
为何?
因为宁远城被两条天然河流环抱。
(《明一统志》辽东都司记载:宁远河源出宁远卫西北山谷间,南流至城西分为二派,环抱城郭,复合为一,南流入海。)
红色行军路线,蓝色河流,黑色攻城方向。右边海面上有一座觉华岛,当时是明军储备物资的基地,有水师驻守。
宁远城的东城墙距离宁远东河不足一里,西城墙距离宁远西河不到二里(明里一里576米)。
从这两个方向攻城需要先渡河,然後登岸,最後在攻城。
整个过程全都处在红夷大炮射程之内。
从这里攻城无异於以卵击石。
城南是河流交汇处,不但位於红夷大炮射程内,还是一条死路。
攻城顺利还好,一旦不顺会面临退无可退的境地。
唯一的办法是从西北方向攻城。
可是西北方向还有一座山,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让原本宽阔的道路变得狭窄起来。
从这里行军不仅要绕过山脉,还要考虑山中是否有伏兵。
在多重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宁远城变成一座坚城!
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後,除宁远外,明廷关外之地尽失。
宁远之所以没丢,一是守军没有投降,二是易守难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宁远城离海只有十馀里,轻型海船可以沿宁远河逆流而上,将物资送到城中。
建奴无法像松锦之战时那样围点打援。
既攻不下,也困不死。
自称天下无敌的八旗兵被这座孤城挡在关外,寸步不前。
现在...
攻守之势易也!
明廷曾经用来抵挡八旗兵的坚城,现在挡住了明军前进的步伐。
平辽大军中军帐内,平辽总督王永吉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此前他是蓟辽总督,对宁远城了如指掌。
他深知若想攻下宁远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报!”传令官跑进帐内:“启禀总督大人,副将李顺祖已从高台堡返回,正在帐外候命。”
“让他进来!”
“是。”
得到允许后,李顺祖走进中军行辕。
汇报完情况,他转身离开。
没走多远,他遇到了前来议事的李性忠。
“高台堡那边情况如何?”李性忠问。
“双方战平,建奴已经退兵。”李顺祖回答。
“知道了,回营休息吧!”李性忠吩咐道。
李顺祖犹豫片刻后说道:“二叔,查斌勋说他在战场上遇到一个姓李之人。此人是正黄旗汉军将领,模样和我有些相似。”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