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猖狂的地头蛇(1 / 2)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4001 字 1天前

第118章 猖狂的地头蛇

老四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让江宁官场完全无法适应。

到江宁的第二天,老四就分别给噶礼和张伯行,下了钦差札子,让他们把科场舞弊案的所有涉案人,都移交给钦差行辕,他要亲审。

江南的官署设置十分特殊,全国罕见。

江宁将军驻江宁,江苏巡抚张伯行常驻苏州,两江总督噶礼在江宁,江苏学政和江苏布政使却都在苏州。

然而,江南贡院又在江宁,却不在苏州。

也就是说,每到江南乡试之时,江苏巡抚都要风尘仆仆的,从苏州赶来江宁主持大局。

更诡异的是,安徽布政使居然不在安庆,却常驻江宁。

实际上,这诸多的不寻常,归根到底就六个字:江南富而不驯。

清军入关后,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望风而降,几乎没有象样的抵抗,

等剃发令下达之后,北方人都老实接受了,可是,江浙人的反抗,尤为激烈。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江南的前明官员既有水太凉的笑话,也有全族抗清殉难的光辉事迹。

首告的落榜生员,从苏州解来江宁,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

老四就问胤:,「科场舞弊案,你怎麽看?」

胤褐在棋盘上,走了个士四进五,随口道:「四哥,若不重考,必定是纷争不断,永无停歇之日。若是重考,已经中举的那一百多人,肯定不依。」

老四冷笑道:「贡院在江宁,落榜的生员却跑去苏州告状,这事本身就透着蹊跷。」

胤褐微微一笑,说:「督抚互参,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老四的庶政经验极为丰富,胤褐只是轻轻一点,他就瞬间秒懂,江南科场舞弊案,套着督抚的矛盾,这才被闹得很大。

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

大清朝的事儿,若无实权地方官员在背后推波助澜,都很容易被平息下去。

「算了,不下了。走,出去下馆子,我请,你不许抢。」老四像个老母鸡似的,和胤偶噗碟不休。

胤偶抢个毛线?

只要,跟着老四一起,哪需要他掏半文钱?

老四就是这种大包大揽的个性,只要你是他的好弟弟,啥都不需要你操心,方方面面都会把你照顾好。

美中不足的是,老四太像家长了,没考虑到胤褐的具体需求。

于是,兄弟两个,轻装简从的溜出了行辕的后门。

要逛南京,远近闻名的十里秦淮,必不可少。

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

这里,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马车走在大青石板路上,老四不由感慨道:「竟无便溺骚味。」

胤褐浅浅一笑,却没吱声,论及城市管理的水平,遍布八旗的京城,根本没法和江南相提并论。

下车之后,老四迎面就见墙上贴了一张揭贴,上面痛斥两江总督噶礼,

大肆收黑钱,故意泄密乡试考题。

作为体制内的资深人士,老四摇着头说:「必是谣言。」

因为,乡试的考题,地方督抚都插不了手。在主考官揭开盖子之前,噶礼根本不可能知道。

除非,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和噶礼一起合谋。

以老四的丰富政务经验,这几乎不可能。

大清虽然蛮性未消,但是,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却很端正。

只要泄露了考题,主考官就是抄家掉脑袋的死罪!

老四和胤耦出门的时候,已是太阳西落。到了秦淮岸边,天色已黄昏。

眼看要夜禁了,老四就在岸边,找了条较为豪华的画舫,领着胤耦上了船。

南京的夜禁,很有特色。

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

但是,大小画舫在秦淮河里行驶,只要人不上岸,并不犯禁。

老四听了画舫妈妈的介绍后,一针见血的说:「其中若无猫腻,那才是咄咄怪事。」

胤耦只笑不说话,还用问嘛,这种灯红酒绿的场所,若无地头蛇的巨大利益隐藏其中,怎麽可能破例呢?

以前,胤褐所在的县城里,就一条街可以搞特殊活动。别的地方,只要露头就坚决打击。

等省里被惊动,派员暗查才知道,幕后的保护伞,正是县里六扇门的一哥。

到了画舫上过夜,不叫歌姬相陪,就是不懂规矩。

妈妈带来了第一批的四名艳姬,老四自己挑了一个,顺手替胤偶也选了一个。

反正山高皇帝远,花自己的银子消费,老四也放飞了自我。

胤偶却暗暗好笑,老四精于政务,却不懂特殊行业的潜规则。

通常情况下,妈妈第一批带出来的姑娘们,都不是顶儿尖的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