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千万贯(1 / 2)

由于风向的关系,五月至十月之间,东南沿海的海商贸易格外活跃。

再加上有钱塘水军护佑,前往杭州的水路变得更为安全,更多原本最北只到福州的海商,便慕名北上,到了杭州。

七月间,杭州城内仿佛一下子涌进了很多夷人海商。他们经过夏塞里奥和达伊尔的指点,纷纷涌来海事茶馆,甚至有在茶馆里开一个“外语角”的倾向。

秦观等几名“文学社”的社员,因为对海外的语言与文学有些兴趣,因此也经常来这“外语角”坐着,一来二去,还真让他们学到了几句夷语。

而明远又从黑衣大食来的商人那里买到了几十本“百年翻译运动”的译本,当即与众人一起安排了翻译工作的先后顺序,由夏塞里奥等人加以翻译,秦观等人加以润色。

明远:太好了,这下我连“修辞润色”卡都用不着了。

夷人海商到此,多半还是冲着中华出产的各色货物而来。

戴朋兴索性专门在海事茶馆里做了一整面的“展示柜台”,柜台上放置最受欢迎的中华商品,自鸣钟、怀表、玻璃器皿、丝绢、漆器、瓷器与陶器……

其中,自鸣钟与怀表最引人注意,但因为售价过于昂贵,只有来自周边小国的贵族所主持的海贸商团才买得起。

从大食等地远道而来的夷人海商,兴趣依旧在传统的丝绢与瓷器上。

明远便拜托戴朋兴帮忙统计,在杭州一地,到底有多少货物向夷人卖出,又有多少是从夷人处进口的。

海事茶馆是一个近乎“信息垄断”的特殊存在,几乎所有的海商之间交易,海商与陆上商户的交易,都是在海事茶馆完成的。所以在这方面戴朋兴手中的数据要比市舶司的可能还要完整些。

很快,戴朋兴就将所有与夷人之间的往来都挑了出来,单独计算。

同时他也很疑惑:“明郎君,您为什么要计算大宋和夷人之间究竟是谁赚谁亏呢?”

明远一瞧:“耶,是顺差!”

他便开开心心地向戴朋兴解释:这个数据的目的是了解大宋的资源与商品是整体向外输出还是向内输入。

说着说着,明远自己也笑了起来:“光有杭州一地的数据当然还不够。”

南面的广州、泉州、福州港,与外国商船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仅有杭州一地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

戴朋兴听明白了明远的解释,便道:“其实您倒也不必担心。在泉州和福州,早已有了咱们这样的地方了。至于广州,您一定也派了史尚在那里设点了吧?”

明远顿时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的确是安排史尚,此次去广州,专设一间类似“海事茶馆”的机构,一来承担保险业务,二来也是为了收集足够的信息,以决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戴朋兴顿时叹道:“其实各地的海商都很精明。就如福州与泉州两地,您的保险生意一经推出,让他们看到了效果,就立即想要学着做起。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像您这样雄厚的本金。”

“前两天我还收到以前同行的信件,向问您有没有兴趣与他们的‘海商联合会’合作的。”

明远顿时笑道:“当然想,多多益善!”如果他能够把福州与泉州两地也纳入他保险业务的版图……

那边戴朋兴不等明远做完白日梦,立即提笔,开始给他那几个旧日同行写回信。

这时沈括匆匆忙忙地从茶馆门外走进来,满头都是汗珠。

明远连忙递了一块手巾过去,又招呼了茶馆的女掌柜,请她送一碗解暑的饮子过来。

沈括却似乎对天气的暑热浑然不觉。

他坐下来,盯着明远看了半日,突然冒出一句:“占城稻!”

明远一惊:“占城稻怎么了?”

上次史尚随船带回了占城稻的稻种与橡胶。橡胶送去了军器监,为火器做防水材料去了;占城稻的稻种则送去了府学下挂靠的“农学社”。

前两日听苏轼说起,“农学社”也邀请了沈括去做顾问——毕竟沈括在农田水利方面是重要的专家。

沈括接着说:“占城稻的产量……太过惊人!”

明远这才放了心,心想着真是吓了他一大跳啊。

随即就见沈括突然苦了脸,道:“只是两浙路有些稻病,这占城稻还不大适应,唉,若是没有这些稻病该多好啊!”

至此,明远终于完全明白了沈括为什么会这样忽喜忽愁:

在农学社的“试种”实验中,占城稻发挥出了极强的潜力,然而却未能适应两浙一带的某些病虫害。因此比不过某些在本地生长的抗病稻种——这令沈括有喜有愁,纠结异常。

明远装作沉思了很久,小心翼翼地问沈括:“如果将占城稻的稻种,与本地稻种‘杂交’呢?”

“杂交?”

沈括一时没能明白明远的意思。

明远只能解释:“将占城稻和本地稻种放在一起,让……让它们共同繁育出下一代……”

沈括嗖的一声站起来,转身就要离开海事茶馆——这时候戴娘子的饮子都还未送到。

还没等明远劝他回来,沈括突然又转身坐下,说:“那岂不是要等明年才能尝试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