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2 / 2)

我司马光才不是看在同一个祖宗的份上,所以才帮晋武帝司马炎说话呢!

但毫无疑问,不管是司马懿、司马孚,还是司马炎,多多少少都是有那么一点演技在身上的。

【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

天音落下,接下来之画面与场景显示,却是刘毅上书,指出九品中正制的问题之所在,并表示,应当对此进行改革。

对还是那个刘毅,表示司马炎连桓灵都不如的那个。

刘毅认为,曹魏之所以行九品中正制,只是权宜之计。事实上并没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而有八损,反而有八种弊端。

后来又有司空卫瑾等表示赞同,提出应当对九品中正制做出改革。

司马炎:哎呀卿家所言深得朕心,当真是说到朕心坎里了。

但都没有实行。

你说的很对,朕知道你说的很对,但朕就是不改,不想实行。

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要想那么多啦。

世界这么美好,为什么要搞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你们知道搞改革是要死多少人造成多大的动荡的吗?

全然没有半分的锐意进取,一派暮气沉沉。

毕竟我们都知道,在王朝初期,一个优秀的开国之君,又或者一个优秀的帝王,所需要做的自然不可能是妥协,是守成。

这就好像初升的旭日与朝阳,只有光辉灿烂,方能够照耀四方,驱除黑暗。

肇基为业,订立百世不易的规则。

革故鼎新,破除前朝的种种积弊。

以身作则,给后世的子孙树立典范。

但很可惜,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所具备的品质在司马炎身上并没有任何的体现。

这位从爷爷、大伯、daddy手中接过权柄的帝王更像是一个被精心养成的优秀贵族,游走在满朝公卿大臣之中,左右逢源滑不溜手,堪称和稀泥端水大师。

这其实同晋的建立有关。

于是在接下来的画面与场景之中,除了此前司马懿指洛水放屁,司马昭当街杀天子以外,大家又有幸见到了司马炎开国之时的骚操作,八公同置。

自东汉以来的三公很多人都不陌生,太尉、司徒、司空。

当然,四大天王有五这是常识。

所以在很多时候还要加上大将军和太傅。

这基本是东汉以来除皇帝以外的朝堂中枢最高掌权者。

然后这样的职位司马炎开国之时就一次性给出去了八个。

就问这手笔大不大,你看着方不方?

当然,不仅仅如此。早在一年之前,司马炎尚未死去的至亲daddy司马昭就恢复了从秦统一之后就被取消的周朝五等爵制度。

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

五月,庚申,晋王奏复五等爵,封骑督以上六百馀人。

一次性封出去的爵位,就有六百多个。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好像一个管家,趁着主家势弱,就指着主家的财产对着众人道,只要你们帮我把主家赶走,那么我就给大家一起分好处。有肉一起吃,有钱一起花。

很可惜,司马昭虽然攒好了局,自己却没那个命,先挂了。

然后司马淡上位,开始延续老爹的路线,叫上大家一起排排坐,分果果。

因此司马炎算魏登基的这一天是高兴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开心的一天,普天同庆的一天。

一次性使八个高级职位同时存在成为现实,叫大家伙都跟着升官发财瓜分遗产。就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happy的吗?

毕竟我们都知道,司马家创业以来的某些黑历史就是倾尽洛河水都洗不掉。想要坐稳江山,除了降热搜收买人心以外,自然只能够拿出足够的利益。

br />大规模升官什么的,毛毛雨啦。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个王朝虽然看似初创,却犹如日暮西山,充满着沉沉的暮气。

从曹老板平定北方到司马炎开国,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之中,前朝所浮现出来的问题并没有在新朝得到解决,只是因着司马炎的权术与妥协,被掩藏在盛世的表相之下。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曾经被曹老板打击过的豪强,早已经再宸被纳入到政权,甚至是愈发膨胀。

匈奴虽然式微,但异族崛起,内迁。

然而司马炎站在洛阳城头上极目四望,却只觉得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孙?

三分天下,尽归朕司马家之手。

于是下罢兵诏,罢黜武备。

命令全国州郡解除武装,仅保留维持治安的兵力。

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打打杀杀的像什么样子,快,都去给我种地搞生产!

只不过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不是在胡来?

要知道当时天下共有一百七十三郡,大郡留武吏一百人,小郡五十人……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是按照所有的郡都留一百人来算,全国武吏加起来不足两万人。而一个郡的范围,大概要比一个地级市大上那么一点。

所以你敢想象,这么大的范围内,竟然只是一百名武吏维持治安抓捕盗贼吗?

你当你这是上古五帝三王治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呢?

当然,这样做的积极意义肯定是有的,能够很好的叫老百姓休养生息。但————

要是哪天都里出现一个李逵式的大盗,或者是一把刀从城东砍到城西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很人,那么郡守大人还是好好担忧一下自己的项上人头吧。

于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上书,道是如果州县罢兵,那么晋朝政府便会失去自己的军事力量。

虽然异族入侵作乱之时,我们可以倚仗藩王们来守护领土,但万一要是碰上藩王作乱……

司马炎:……

对对对,卿家说的真好,真有道理。

但朕实在不是很想听更不是很想按照卿家说的做呢!

于是依然

我行我素,坚持罢兵。

所以你猜,从两汉以来的一汉当五胡到魏蜀吴三国吊打外族再到后来的汉人被称为两脚羊,同汉人手上的兵器被收缴有没有那么一点关系?

从司马炎的傻儿子登基之后,便开始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州郡心有余而力不足,社会动荡不安,那个锅,又是否要算在司马炎的头上?

更不必说,这之后的神州陆沉....

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人家只是想要发展生产啦。

至于裁撤地方军,大肆分封司马家诸王啥的。

司马家之所以能够算夺曹魏的天下,靠的除了是某些人的命长、不要脸以外,可不就是宗族上下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接力完成?

不信你翻翻司马炎时期司马家的家谱,年纪大点的姓司马的基本都有在曹魏任职的经历。

要知道,这可都是司马家篡魏的中坚力量。

反观老曹家,就因为对于宗室力量的过于打压,以致于司马家想要算魏时老曹家连个像样的能够组织起反抗力量的人都没有,更别说什么讨逆勤王。

因此,司马家得出结论:

乱世之中,只有血缘才是能够真正值得信赖。

自然,算权之前有苦一起吃,等到成功收言!胜利果实之后,司马炎又怎能忘了回馈宗族?

因而在那画面与场景之中,司马炎即位之后除了大肆升官犒赏群臣以外,还大量封王。

同样大手笔,一次性就封出去二十多个。

在这之后,又陆陆续续的封出去一些。

前前后后加起来,接近六十。

西晋王国之盛,可谓前无古人。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居住在洛阳,天子脚下。

毕竟首善之都,繁华有目共睹。

然后司马淡觉得这样不行,无法守护、拱卫他们司马家的天下。

这要是重蹈老曹家的覆辙,遇到曹爽这么个傻傻放弃抵抗的傻白甜,那可咋整?

毕竟做为司马家的子孙,没有谁比司马家更懂不要脸和算权。

如果说,在司马懿以前,政治斗争尚且还留有余地。那么等到司马懿指着洛水放屁以后,那就是你死我活,斩草除

根。

政治信誉?不存在的。于是以封建诸侯之意,遣诸王之国。

把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王、亲戚们,都派到了地方上,并且给予了其中的部分人很大的权力。

然后等到司马炎死后,就发生了八王之乱。

自以为凭借血缘关系,就能够维持自家统治,长监不衰。却不想兄弟反目叔侄相杀,率先乱起来的就是他们司马家内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